是的,落地!
一個細節很有意思:很多中國公司都喜歡把諸如愿景使命、價值觀之類的話掛在墻上。
掛在墻上的那些話語激動人心,但拉開時間的維度,很多話真的就一直掛在那里,落實到日常經營動作,與之并不搭界。
簡言之,中國企業不缺價值觀表述,缺的是把價值觀落地的方法和堅決。出發時大家的初心都是好的,可說到容易做到難,當正確的東西遭遇誘惑和利益,很多人還是背離了主線。
以美容行業為例。從野蠻生長到泥沙聚下,為什么最終跑出來的是一家名叫秀域的公司?曾有媒體問董事長李曉寧,為什么秀域可以和同行拉開這么大的差距?
李曉寧回答說,跑一公里和十公里是技巧和體力的差別,但跑一公里和一千公里就是價值觀的差別。
事實上,在外界旁觀者看來,秀域代表著一種信心。因為要在商業上一直堅守價值觀是件很難的事,美容行業更是如此。不以次充好在別的行業是生存法則,在這個行業卻像是至高標準。而十多年來,秀域守住了誘惑,最終也走得最穩發展得最快。
這是一種正能量。說明消費者其實是騙不了的,堅持正確東西的企業最終并不吃虧。
價值觀要落地到細節
前段時間,一個在秀域干了十年的業務經理,被開除了。
原因是這個員工把一位“沉睡顧客”在秀域沒消費完的錢,換成一些項目自己用了。所謂沉睡顧客,是指購買了秀域產品,但因各種原因沒有消費完的人。一般遇到這種顧客,秀域會去尋找和提醒。
但這位員工估計是看那位顧客實在太多年沒有出現,所以動了壞心思。這個問題在企業內審中被發現,李曉寧大怒。從人情的角度,對一個干了十年也曾被評為優秀的員工,是否可以有所“彈性”,但李曉寧毫不留情。這是她的底線。
底線是什么?秀域剛創業時,正值美容行業龍蛇混雜,而秀域的初心是開一家不騙人的美容院。“不騙人”具體怎么量化?誠信、尊重、責任、胸懷。底線就是底線,動了顧客的的東西就是開除。
關于誠信,創業初期的秀域還有一個故事:因為當時沒有信息化,有員工把卡以高出公司規定的價格賣給了顧客,最終這筆錢也交到了公司。院長和經理們表揚這名員工,認為其銷售能力不錯,但李曉寧卻變臉了。
她竟然組織大家討論:多收了顧客的錢算不算盜竊?由此還延伸出一個話題:在秀域還有哪些情況算“盜竊”。比如為顧客服務的時間規定是六十分鐘,如果服務不到六十分鐘,偷工減料也相當于盜竊。
此后,秀域在門店的房間里都掛上了一張服務流程監督表,每個項目的流程和時間全部公示,顧客一旦發現不對,即可電話投訴。
再后來,信息化上線,要求更加嚴格。李曉寧還在門店裝上樂視電視,把各項目的服務流程和服務時間拍成視頻,顧客到店,必須向她們進行說明。
而在產品端,為了確保一客一用,給顧客的產品也都是獨立包裝。落實到公司暗訪環節,如果員工沒有當著顧客的面拆開新包裝這個動作,就算違規。
事實上,因為顧客的個體差異,諸如按摩膏、精華液之類的東西難免會有遺留,對于這種情況,秀域規定要么請顧客帶走,要么幫助顧客用在身體其他部位,總之不允許員工私留。
私留的風險在于,員工有可能將這些東西,用到下一個顧客身上,這就存在巨大的風險。
在企業內審中,還會抽查員工的儲物間,如果有存儲這種單克裝的產品,不管是用完的還是沒用完的,如有發現一律視為違規。
好企業標準是言行一致
有一次,李曉寧被邀請到一個EMBA班座談。
有學員問,在中國,李總認為一個好企業的標準是什么?
李曉寧回答說,言行一致。
什么叫言行一致?就是這個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和它的經營的行為要一致。
在魚龍混雜的美容行業,言行一致實在太考驗人對貪欲的克制了。而秀域之所以能夠成長為今天的秀域,和李曉寧的堅決有莫大的關系。十多年來各種打著新概念的騙局層出不窮,也不乏通過不誠信手段短期掙到錢的人。但時間是公平的,事實證明,那些把消費者當傻子的人最終都“還”了回去。
而在今天的醫療美容領域,亂象并不遜于當年的生活美容。比如玻尿酸,很多以次充好的假冒產品,售價竟然不到正品的百分之五。一些稀奇古怪,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被包裝成一種全新的技術或者產品,在黑市中泛濫,或者忽悠消費者到海外治療,這些都是暴利。
在醫療美容,秀域也有自己的品牌“春語”。
當年,隨著醫美的高速發展,很多機構找到秀域,希望秀域為他們輸送客人,甚至提出了高達百分之七十的返傭。看上去這是一個商機,但李曉寧認為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樣做秀域對顧客的消費和安全保障都沒有,她毅然放棄了這個誘惑。
然后積蓄力量直到春語開設。事實上,春語發展迅速,短短數年便在全國拓展出20多家門店的原因,恰恰在于秀域這十多年來和顧客構建的信任關系。顧客信賴秀域。為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春語在戰略上也和秀域一樣,明確提出了“晚市場一步”打法。
今天,外界都認為醫美是當下的高暴利行業,但每每看到春語的報表,很多人都好奇:這都算暴利?。
李曉寧會解釋,任何一個成熟的行業,勢必是一個理性的價效比合理的行業。現在有些醫美企業追求暴利,原因是市場不成熟監管還不得力,就和當年的生活美容一樣,只有長久奔跑下去,價值觀正的企業才能在這條賽道上做大。
李曉寧曾經跟記者講過一個故事:多年前,她的一個朋友向她借錢去炒股,承諾說,虧了算她的,賺錢五五分。
照理說這中穩賺不賠的事情常人都會答應,但李曉寧拒絕了。在她的價值觀里,超過所創造的價值本身合理利潤的,她認為都不長久;更重要的是,炒股掙的錢來得快去得也快,會讓自己沒有耐心靜下來做實業。
讓行為和價值觀“握手”
這些年李曉寧也困惑過。她看華為、看711、看優衣庫、看星巴克……不斷思考這些企業在不同階段采取了哪些措施,通過哪些方法幫助價值觀落地進而保持領先。
李曉寧喜歡用大服務行業的前沿動態,來對標秀域的發展。事實上,美容行業也確實找不到可以讓秀域對標的。
而所謂大服務行業,是指包括餐飲、零售甚至互聯網專車在內的所有跟服務相關的行業。她的邏輯很簡單,消費者在一個進步迅速的行業享受到了好服務,那么她回過頭來會要求身邊的行業都這樣。
秀域要變。這個變的基礎是隨顧客而變。只要是符合“安全有效價效比合理的健康美麗解決方案”的經營動作,李曉寧都愿意嘗試,反之,與之不相關的一律放棄。
比如,多年前李曉寧砸下重金搞信息化,這期間很多人不理解,一家做美容的企業搞那個干嘛;比如秀域提出“科技美容”概念,率先在行業內實現基礎服務項目的設備化。只有李曉寧自己知道,這些手段是和秀域價值觀吻合的,她需要和未來提前“握手”。
依托信息化系統,秀域最近上線了“爽約賠償制”。一旦超過顧客的預約時間30分鐘,系統就會自動觸發爽約自動賠付功能,而員工將承擔這筆賠償的20%。
如此一來,員工再也不敢不把顧客的時間放在心上了。而系統規范也警戒員工,不能因為疏于管理,而造成預約丟失,或者個別員工的挑顧客行為。
同樣是通過系統,秀域規定新員工給顧客服務只收取半價。不理解的人會認為李曉寧犯二,很多老板恨不得把每一個剛畢業的學生包裝成資深高手,秀域卻硬要把新員工挑出來還打上標簽。但李曉寧覺得她這樣做,是符合秀域價值觀里的誠信二字的。只要是新員工,那么服務水平可能沒有老員工那么好,那就應該給顧客折扣以感謝顧客的支持。
試想,如果幫助秀域價值觀落地的方法,不是系統而是靠墻上的話語或者人為的督促,能行得通嗎?
明天的考試
李曉寧多年前加入了阿拉善SEE環保組織。認購小米、親自帶隊參加春播活動,甚至拉著一眾高管去戈壁灘,她對阿拉善出錢出力出時間,是實實在在地投入其中。
投入的原因,是源于欣賞。
在李曉寧看來,阿拉善有一個口號是“凝聚企業家的力量”。企業家的力量怎么凝聚?首先大家都很忙,其次都是在各自企業中說一不二的人,要把這群管人的人“管”起來且力往一處使——這需要共同的價值觀,更需要價值觀落地的方法。
在阿拉善內部流程里面,無論會員的官大官小社會地位如何,要成為會長、理事都必須競選,而且競選的時候都要做承諾:花多少時間用于阿拉善公益、要做哪些項目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然后年度工作匯報或者下一次工作競選的時候,還要面對一眾會員來一個相當于KPI考核的“述職報告”。
——即便是一個公益組織要想保持活力,去達到它“讓環境得到改變”的目標,都需要機制設計以保持行為和初心的吻合,何況一家企業?
阿拉善給了李曉寧做公益的窗口,也給了她關于企業治理的思考。
最近幾年來,李曉寧重新直管人力資源部,帶領團隊把公司的整體薪酬、績效、晉級等進行全面梳理、通過信息化不斷挑戰人的惰性,將KPI考核落到實處……種種舉措背后是李曉寧的焦慮和思考。她比誰都明白,秀域站在一個價值裂變的關鍵節點。秀域要想成為一家真正強大的組織,必須依靠系統和制度,將價值觀落實到員工的行為考核中。
經過多年的努力,今天阿拉善的環境有了改變,對于曾經為之努力過的人,站在茫茫戈壁,或許會感受到風中的那一絲甜味。
而對于李曉寧而言,12年前,她發心做一家美容行業里不騙人的公司,這一路有過短期的曲折和磨難,但在時間的維度里,秀域最終贏得了不管是行業內還是行業外的共同尊重。
——這種尊重,也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