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藝術品市場也進入“億元時代”,屢屢刷新拍賣記錄。宮廷畫特別是清代宮廷畫的市場價值也日漸凸顯,其升值潛力呈現出極為強勁的勢頭。而作為當代皇家宮廷畫大家的愛新覺羅文嘉,其嫡傳自愛新覺羅皇族世家的宮廷畫也日益凸顯深厚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多次被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澳門行政長官何厚鏵、泰國公主等社會名流和牛津博物館、恭王府、承德避暑山莊等大型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收藏。
2004年愛新覺羅文嘉(左一)在英國牛津博物館舉辦畫展
2015年4月,愛新覺羅文嘉8平尺畫作《八駿圖》在拍賣會上以31.8萬人民幣成交,而中國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潤格信息顯示,文嘉國畫作品的市場價格已攀升至每平尺35000元人民幣的高價,在同類書畫作品中位居榜首。人民藝術創作研究院副院長、《人民藝術》雜志主編李優良分析:“拍賣價格不一定跟藝術品的藝術水準絕對成正比,但它客觀地說明了一種現象和一種高度。文嘉宮廷畫拍賣價格的攀升,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說明清宮繪畫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是收藏市場對其藝術價值和藝術高度的承認,是其收藏價值的市場體現。”
愛新覺羅文嘉具有文化孤本意義,是清代宮廷藝術的“活化石”
宮廷畫是與宮廷相伴而生的,是宮廷文化在藝術上的集中體現。上世紀初,隨著清王朝的覆滅,皇家宮廷不復存在,宮廷文化卻以其他種種形式得以延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宮廷畫。清帝遜位后,愛新覺羅家族后人們多不愿再從政為官,轉而更醉心于文化藝術,潛心研究詩文典籍、書畫技藝,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而清代宮廷畫在當代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愛新覺羅文嘉。
溥松窗(文嘉父)向文嘉傳授繪畫技藝
經過一個世紀的演變,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宮廷文化已消失殆盡。愛新覺羅文嘉作為清代宮廷文化在當代的嫡系傳人,深得祖輩宮廷畫風、皇家行筆精髓,擅長山水、人物、花鳥,以畫馬尤為出色,其宮廷畫必將成為永世傳承的歷史記憶,儼然是一種超越流派、超越時代的文化符號,是清代宮廷藝術的“活化石”,具有文化孤本意義。
中國文化熱席卷全球,中國宮廷畫成收藏熱門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強,弘揚民族文化、發揚光大傳統文化成為許多中國人的自覺意識。而面對現代社會諸如生態惡化、功利主義膨脹、拜金主義風行、價值觀扭曲、道德淪喪等種種社會危機,中華傳統文化顯示出了獨特魅力,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股推崇中國文化的熱潮。
愛新覺羅文嘉的《清風俊逸》
愛新覺羅文嘉的宮廷畫兼具中國傳統文人精神、寧靜淡遠的儒家境界、法天貴真的道家文化,在堅守純粹的民族文化傳統的同時,又融入現代內涵和時代氣息,開創嶄新的表現手法和創作技藝,糅合現代裝飾藝術、家居文化和時尚精神的新價值,使清代宮廷畫得以永世傳承,使皇家藝術得以入藏尋常百姓家,因而極受當代書畫界和收藏大家的推崇,是當今收藏市場的一大熱門。
古稀之年再創新高度,愛新覺羅文嘉宮廷畫稀缺性日益凸顯
愛新覺羅·文嘉自幼深受皇家藝術熏陶,傳承父輩技法,藝術起點高,其畫作屢被社會知名人士和國外各大博物館收藏。
20世紀90年代泰國公主訪問香港,文嘉贈送作品
作為當代皇家宮廷畫最得力傳承人,愛新覺羅文嘉秉承家風,堅持繪畫六十余載,古稀之年再創宮廷繪畫新高度,不僅繼承了父輩畫風,并且各項外界條件都優于當年的祖父,在加上文嘉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的精神,現已開創了宮廷畫派的新局面。她的作品構圖嚴謹、造型大氣、雍容華貴、寓意吉祥,盡顯中國皇家風范。
隨著文嘉年事日高,其宮廷畫的稀缺性日益凸顯,具有不可復制的清代宮廷文化孤品意義,再加上其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藝術高度,其收藏價值不可估量,堪稱巨匠級的當代宮廷畫孤品。
林亞明:愛新覺羅宮廷畫世家收藏成熱點,未來價值勢必驚人
根據中國藝術市場的普遍規律,書畫收藏主要有兩大增值點:一是按書畫世家來收藏,二是按師承關系來收藏。目前,在巨大收益的驅動下,書畫世家譜系收藏已成為眾多投資收藏者的首選之舉。
中國詩書畫研究會藝術鑒賞委員會主任林亞明品鑒文嘉宮廷畫
著名書畫品鑒專家、中國詩書畫研究會藝術鑒賞委員會主任林亞明表示:“對于文物級別的古代宮廷畫,普通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即。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收藏觀念的改變,藏友的投資目光開始轉向當代宮廷畫家的畫作,尤其是收藏書畫世家傳人的佳作。文嘉繼承了愛新覺羅家族得天獨厚的藝術資源和藝術才華,秉承祖輩的畫風和行筆精髓,特別在駿馬、花鳥、山水的創作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在中國當代宮廷書畫領域藝術造詣頗高,成就突出。按照書畫收藏和升值的規律,愛新覺羅·文嘉作品未來價值勢必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