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三聚氰胺奶粉禍害嬰兒之后,奶粉再現“激素門”——各地多例女嬰出現性早熟,疑為食用圣元奶粉所致。
嬰兒性早熟到底是否與圣元奶粉有關?目前尚無定論。
鄭州不少長期給孩子喝圣元奶粉的家長,已開始擔心孩子健康。昨天,在鄭大三附院兒保科,就有6個家長帶寶寶來檢查。
市民想去檢測圣元奶粉是否有問題,但多個部門稱檢測與己無關。有市民提出質疑,為何在監管食品安全方面,總陷入這樣的怪圈:每次問題的出現,都要讓百姓用健康“試”出來?
多地出事
嬰兒性早熟,家長懷疑奶粉
這些嬰兒的相同之處是均食用圣元奶粉。
昨天,29歲的市民張女士看到一條關于奶粉的新聞,她嚇了一大跳。
消息稱:武漢3名女嬰性早熟,女嬰家長稱孩子一直食用圣元奶粉,他們高度懷疑奶粉是導致孩子性早熟的“元兇”。
“不會吧,我家孩子喝的也是圣元奶粉。”張女士有點緊張。
上網繼續看新聞,她發現,江西奉新縣、山東臨沂市分別有女嬰出現性早熟癥狀,廣東湛江亦有男嬰雌激素檢測超標,這些嬰兒的相同之處是均食用圣元奶粉。
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于8月7日發出了致媒體的公開信,稱圣元公司生產銷售的產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違規物質的行為。
7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稱,目前,衛生部也已注意到相關媒體的報道,并已對此事進行關注。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奶粉導致嬰幼兒性早熟。
鄭州情況
有家長帶著孩子去檢查
記者走訪了鄭州大型超市,發現圣元的袋裝、罐裝各階段的嬰幼兒奶粉都在正常銷售。
看到這條新聞,緊張的不止張女士。
網上,各個寶寶論壇里,很多給孩子吃圣元奶粉的媽媽,心里惶惶的,紛紛表示準備換奶粉。昨日,記者走訪了鄭州大型超市,發現圣元的袋裝、罐裝各階段的嬰幼兒奶粉都在正常銷售。
也是在昨天上午,鄭大三附院兒保科,有6個家長帶著自己的寶寶來檢查,這些孩子都吃圣元奶粉。
“確實有3個不到一歲的女嬰的乳房開始發育。”兒保科王偉博士說,但不能確定就是奶粉惹的禍。
在王偉看來,如果母親懷孕時服用過保胎藥,或者哺乳期間吃了避孕藥,孩子也可能出現性早熟。不過這種性早熟是假性的,不需要治療,避免給孩子吃含有性激素的食品或藥物,癥狀會慢慢消失。
到底喝什么奶粉放心?鄭大一附院生長發育和青春期門診的張靜副教授說,現在奶粉排著隊出事,我們只能建議家長,換著牌子喝。
家長郁悶
想檢測找不到地方
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兩大國家級乳制品質量檢驗中心的工作人員均表示,無法對奶粉進行激素檢測。
圣元奶粉里到底含不含激素?市民張女士想找個地方檢測一下。
昨天,河南省畜牧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的奶粉標準檢測中,沒有激素檢測這一項。
他說,國家標準對奶粉主要是做一些常規指標的檢測,比如,營養指標檢測、細菌檢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但是激素檢測并不在范圍內。
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奶粉檢測不歸他們管,他們只負責食品檢測,奶粉檢測應該咨詢質監部門。
鄭州市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則回復,圣元奶粉不是鄭州生產的,不歸他們管。
鄭州市衛生監督所也表示,他們只是執法部門,不是檢測部門。
其實,奶粉檢測遭遇尷尬的不止鄭州。
國家質檢總局授權的兩大國家級乳制品質量檢驗中心——位于哈爾濱的國家乳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位于呼和浩特的國家乳制品及肉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他們的工作人員均表示,無法對奶粉進行激素檢測。“我們只能檢查奶粉國家標準里面規定的項目,激素并不在其中。”
記者調查
激素廠家:催乳藥物確實影響奶質
所謂的“使用藥物催乳”,一來完全沒有必要,二來成本過高卻收效甚微。
究竟在哪個環節,激素有可能混入了奶粉中?有專家認為可能在產奶環節。在惠濟區奶業協會會長別啟明看來,使用激素確實對奶牛提高產奶量有作用。
“使用激素提高產奶量?這完全沒必要。”河南省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劉太宇教授有不同看法。“母牛在生產之后,正常情況下產奶量已經非常高。”所謂的“使用藥物催乳”,一來完全沒有必要,二來成本過高卻收效甚微。在他看來,激素的問題,不一定出現在產奶環節,不能一出現問題就把責任全推給養牛企業和奶農。
使用激素催乳的現象,在奶牛養殖過程中是否存在?
在網上公開售賣“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的陜西漢中一家動物藥品公司,則直言他們的產品含有激素。
該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包含黃體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藥品的“作用與用途”中,明確寫著“誘導不孕奶牛泌乳”。“但要是正常生產的奶牛,想提高產奶量,使用這個藥沒有效果。”該公司一男性客服代表稱。
這種催乳藥物,在獸藥市場上銷量不錯,“我們在多個省份都設有直銷點,一般獸藥市場上都買得到”。
“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的網絡銷售,供貨總量可達10萬盒,最小起訂量,也必須達到10盒。
上述客服人員解釋,注射催乳之后,頭幾天產的奶可能會含有激素成分,一般會持續7天左右。之后,牛奶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而鄭州一位飼料行業人士說,除了激素,有些養殖戶還會使用抗生素促生長,吃了這些肉,也會引發性早熟。
質疑聲音
不出問題,難道就沒人監管
在國際上,奶粉中激素過量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早就為人所知,對奶粉中激素的監管也早有先例可循。
張女士說,事后監督行為讓她感到非常遺憾,奶粉不出問題,難道就沒有人來監管?
張女士質疑,每次制度的前進,都要以一部分人的健康為代價嗎?
其實,有媒體報道,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美國藥品食品管理局(FDA)禁止牛初乳為人食用,原因是當時的乳品提煉技術還不夠成熟,不能有效去除牛初乳中的激素。這說明,在國際上,奶粉中激素過量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早就為人所知,對奶粉中激素的監管也早有先例可循。
武漢官方
部分調查結果已上報
據悉,湖北相關職能部門已對涉事奶粉進行抽檢。武漢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下稱“食安辦”)工作人員昨天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稱,部分調查結果的信息已報武漢市委宣傳部,近期應會發布。
要弄清武漢3名女嬰性早熟的真正原因,最直接方法是對奶粉進行檢測。因此,社會各界對武漢相關職能部門何時公布檢測結果高度關注。
昨天下午,設在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武漢市食安辦工作人員向記者確認,主管“武漢三女嬰性早熟事件”的政府職能部門確實是武漢市食安辦,統籌的則是湖北省食安辦。他同時表示,但由于事涉重大事項,所以相關調查結果由武漢市委宣傳部統一發布。
這位工作人員向早報記者透露,“有一部分關于調查結果的信息已經報給了武漢市委宣傳部,近期他們應該會發布。”記者隨即分別致電武漢市委宣傳部辦公室等,工作人員稱,暫時沒有就這一事件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安排。
圣元公關部工作人員昨天則表示,湖北相關職能部門已經對奶粉進行了抽檢,但是具體檢測結果需要一個檢測周期,“等結果出來,就一切真相大白了。”(本部分據《東方早報》)
提醒
兒童性早熟呈高發態勢
鄭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衛海燕說,反季節蔬菜和水果,一定要避免給孩子食用。
“激素門”疑云未定,鄭大一附院、鄭大三附院、鄭州市兒童醫院的專家都說,兒童性早熟病例呈高發態勢。
鄭大一附院生長發育和青春期門診曾接到一個小患者,2歲半的孩子,已經來了一年多的月經,乳房已經有3厘米高。鄭州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衛海燕說,導致孩子性早熟的原因有很多,但飲食是孩子性早熟的重要原因。在衛海燕看來,反季節蔬菜和水果,幾乎都是在激素的幫助下提早成熟的,一定要避免給孩子食用。
此外,禽肉,特別是禽頸,也容易導致性早熟。這是因為,不少禽類是用拌有快速生長劑的飼料喂養的,禽肉中的“促熟劑”殘余主要集中在家禽頭頸部分的腺體中,所以孩子要避免吃雞、鴨、鵝的頸部。
最新消息
農業部提供檢測激素方法
根據新華社記者從有關部門獲得的最新信息,農業部已經向湖北省提供檢測激素的方法,至于奶粉是否存在質量問題,仍需要等待檢測結果。目前,湖北省工商等部門已對反映的奶粉取樣。由于奶粉中過去沒有激素檢測項目,也無相應檢測標準。有關方面正組織專家進行進一步的技術論證,將會盡快公布事實真相。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