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很注意養生保健,但在生活習慣上卻存在一些誤區,像下面這些“亡羊補牢”的做法,不是尤未為晚而是為時已晚了,這已經對身體健康造成了影響。
餓了才吃:
生活中許多人不是按時就餐,且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吃早餐,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餓”。其實,食物在胃內僅停留4-5小時,感到饑餓時胃早已排空。胃黏膜這時會被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潰瘍。飲食規律、營養均衡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渴了才喝:
平時不喝水、口渴時才飲水的人相當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們不了解渴了是體內缺水的反應,這時再補充水分為時已晚。水對人體代謝比食物還重要,生理學家告訴我們,每個成年人每天需飲水1500毫升左右。晨間或餐前一小時喝一杯水大有益處,既可洗滌胃腸,又有助于消化,促進食欲。據調查研究,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便秘、尿路結石的患病率明顯低于不常飲水的人。
急了才排:
很多人只在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寧愿憋著,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過度充盈,糞便和尿液內的有毒物質被人體重吸收,可導致“自身中毒”。因此,應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以減少痔瘡、便秘、大腸癌的發病機會。
|
郵箱:webmaster@vdolady.com 歡迎批評指正 鄭重聲明: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如有違反,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09-2010 Vdolady, 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備0900526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