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鼻整形、除皺、線雕提升、射頻緊膚……近年來越來越多醫美整形的專業詞匯成為日常生活話題。顏值經濟和消費升級帶動消費醫療逐漸升溫,據德勤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醫療美容市場早在2015年規模就已達到870億人民幣,分析預測2020年醫美市場將達到4640億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0%。
感知到消費者的新變化和新需求,醫療科技平臺微醫在上海開出全資的專業醫美機構——上海仁生醫療美容門診部(下稱仁生醫美),這也是行業獨角獸在線下醫美的首次破局。互聯網的發展為消費醫療的快速增長提供了新平臺,仁生醫美致力通過“互聯網+醫生平臺+標準化專科”的管理模式,借助微醫平臺的數據能力和海量用戶資源,探索新醫美行業新模式。
醫美行業水平參差不齊,醫療事故頻頻發生,這對于互聯網公司在專業團隊和設備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為仁生醫美的“帶頭人”,范志宏教授師從中國整形外科之父張滌生院士,曾擔任醫美領域有“黃埔軍校”之稱的上海九院整形外科行政副主任,現任上海仁濟醫院整形外科主任。仁生醫美與美國Cutera、Candela、Lumenis、Allergan等全球知名醫療美容研發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關系,引入世界先進儀器設備,提供口腔整形、皮膚美容、微整形、手術整形等項目。
另外,消費者還可以在微醫App首頁找到“醫美”入口,進行線上預約、專家咨詢、診后隨訪等在線服務,享受基于“互聯網+”的全程美麗管理,足不出“滬”即可享受世界級的醫療美容服務。
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線下專科醫療機構發展過程中面臨專科醫生人才短缺及品牌連鎖化管理難題,患者管理難、信息化不透明、資源鏈接渠道不暢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微醫的烏鎮互聯網醫院多年積累下優質醫療資源及運營經驗,正好幫助專科醫療機構清理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2015年底,微醫與政府合作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烏鎮互聯網醫院平臺,目前已連接了全國28萬名醫生,組建7500多個專家組,并成立了由12個院士領銜的專科會診中心,自建了整形外科、眼科、康復、微創普外、微創泌外、微創婦科、肝病消化等7個專科醫生集團。
通過整合線上強大的專家資源,烏鎮互聯網醫院對20多個專科的180種常見病,從診斷標準化、手術標準化、用藥標準化、隨訪標準化等方面入手,打造專病診療標準化體系,并利用AI技術復制大專家的寶貴診療經驗,形成包括領銜專家、多點執業專家、帶教醫師和縣域專科醫生在內的四級專科聯盟體系。
以仁生醫美為例,烏鎮互聯網醫院可以引導線上用戶體驗仁生醫美專業的醫療服務,同時通過AI技術將范志宏教授團隊的診療經驗打造成整形外科診療標準化體系,更深入地打開醫美診所行業間的圍墻,將頂級專科資源下沉,重塑診療流程,提供所需資源和服務,協助醫美機構規范化、標準化精益運營,提升運營效率。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互聯網+’”、“提升科技支撐能力”。烏鎮互聯網醫院執行院長楊建純透露,以仁生醫美切入整形外科入手,烏鎮互聯網醫院未來還將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以基層為重點,推動大城市優質資源下沉,幫助縣市級專科醫療發展,讓老百姓獲得性價比更高的醫療服務體驗。